一、引言
细胞因子作为免疫调节的关键介质,在感染、炎症、自身免疫病及肿瘤等病理过程中表达水平显著变化,其定量分析对疾病机制研究、生物标志物发现及临床诊疗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传统ELISA方法通量低、样本消耗大,难以满足多指标并行检测需求。随着技术进步,多重蛋白定量检测技术应运而生,其中Luminex 、MSD电化学发光及Olink邻近延伸 assay 等技术成为当前主流平台。本文系统介绍三种技术的原理、特性及应用,并对比其性能差异。
二、Luminex 技术
1. 技术原理
液态流式(Luminex)又称流式荧光、悬浮阵列、液相芯片等,是近20多年逐渐发展起来的多指标联合诊断技术。该技术以荧光编码微球为核心,集流式原理、激光分析、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多指标并行分析,最多可一管同时准确定量检测2-100种不同的生物分子; 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并行检测等特点;可用于免疫分析、核酸研究、酶学分析、受体、配体识别分析等多方面、多领域的研究。
应用微球和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微球内部含有两种免疫荧光,通过荧光不同的比例可以区分100种不同的微球。Luminex应用的荧光编码微球带有针对不同目标分子的特异性抗体,不同的微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由组合,这样在一次实验中可以同时完成多个目标分子的分析。多目标分子的同时测定可以大大减少生物样品的消耗量,节省成本和测定时间,并且使多种目标分子之间相关性的分析更加准确。
2. 性能特点
高通量性:单反应可同时检测最多500种指标。
样本节省:仅需25–50 μL样本即可完成多指标检测。
灵活性:支持自定义Panel组合,适用于蛋白与核酸检测。
灵敏度:检测下限可达0.1–1 pg/mL,动态范围约3–4个数量级。
3. 局限性
高浓度抗原可能因“钩状效应”导致信号淬灭。
微球间荧光串扰需通过算法补偿校正。
对低丰度蛋白检测灵敏度受限。
三、MSD 电化学发光技术
1. 技术原理
MSD(Meso Scale Discovery)技术整合电化学发光(ECL)与多孔板阵列技术。在96孔板底部嵌入碳电极阵列,每孔可预点阵多达10种捕获抗体。加入样本后,目标蛋白与捕获抗体结合,再加入SULFO-TAG标记的检测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施加电压后,SULFO-TAG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发光,由CCD相机捕获光信号。发光强度与蛋白浓度成正比,且无需酶促底物参与。
2. 性能特点
超高灵敏度:检测下限低至0.05 pg/mL,源于电化学发光背景噪声极低。
宽动态范围:可达6个数量级,避免高浓度样本稀释重测。
无荧光干扰:光信号检测不受样本颜色或浊度影响。
板式灵活性:支持24–384孔板格式,兼容自动化工作站。
3. 局限性
通量低于Luminex(每孔最多10–15个指标)。
仪器与耗材成本较高。
四、Olink 邻近延伸 assay 技术
1. 技术原理
Olink技术基于邻近延伸 assay(Proximity Extension Assay, PEA)原理。每对目标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分别偶联一段独特DNA序列。当一对抗体同时结合目标蛋白时,其携带的DNA链相互邻近并杂交,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延伸形成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或NGS可识别的双链DNA条形码。通过定量DNA扩增信号反推原始蛋白浓度。
2. 性能特点
超高灵敏度与特异性:PEA设计显著降低非特异性结合,检测下限达fg/mL级别。
极高多重能力:借助NGS读板,可同时检测数千种蛋白(如Olink Explore 3072 Panel)。
样本兼容性极强:仅需1 μL血清/血浆即可完成多组学分析。
绝对定量潜力:通过内参标定可实现跨平台数据整合。
3. 局限性
依赖PCR扩增,可能引入扩增偏差。
抗体对设计复杂,成本高昂,难以自定义Panel。
五、技术对比与选择策略
参数 | Luminex xMAP | MSD ECL | Olink PEA |
---|---|---|---|
检测原理 | 荧光编码微球流式检测 | 电化学发光板式检测 | 抗体-DNA偶联与PCR扩增 |
多重能力 | 中(50–100指标) | 低(每孔10指标) | 高(可达3000+指标) |
灵敏度 | 0.1–1 pg/mL | 0.05 pg/mL | 0.1–1 fg/mL |
动态范围 | 3–4 logs | 6 logs | 10 logs |
样本体积 | 25–50 μL | 10–25 μL | 1–10 μL |
适用场景 | 中通量筛选、免疫监测 | 低丰度蛋白、药效评价 | 超高灵敏探索性研究 |
选择建议:
靶向验证研究:优先选择MSD(超敏、宽动态)或Luminex(成本适中、通量灵活)。
大规模生物标志物筛查:Olink技术具备显著优势,尤其适用于微量珍贵样本。
磷酸化蛋白检测:MSD平台抗干扰能力强,结果稳定。
六、应用领域
疾病机制研究:解析感染、自身免疫病、癌症中的细胞因子网络互作。
生物标志物发现:从血清、组织液等体液中筛选诊断或预后关联蛋白。
药物开发与评价:监测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变化,评估免疫调节剂药效。
精准医疗:通过多因子谱分型指导个体化治疗策略。
七、总结与展望
多因子检测技术已成为系统免疫学研究的核心工具。Luminex、MSD和Olink分别在高通量、超敏检测和超高多重性方面各具优势。未来发展趋势包括:
技术融合:结合微流控与单细胞多组学提升空间分辨率。
人工智能分析:利用机器学习整合多平台数据,挖掘深层生物标志物。
临床转化:推动标准化操作流程(SOP),促进多中心数据可比性。
乐备实是国内专注于提供高质量蛋白检测以及组学分析服务的实验服务专家,自2018年成立以来,乐备实不断寻求突破,公司的服务技术平台已扩展到单细胞测序、空间多组学、流式检测、超敏电化学发光、Luminex多因子检测、抗体芯片、PCR Array、ELISA、Elispot、PLA蛋白互作、多色免疫组化、DSP空间多组学等30多个,建立起了一套涵盖基因、蛋白、细胞以及组织水平实验的完整检测体系。
我们可提供从样本运输、储存管理、样本制备、样本检测到检测数据分析的全流程服务。凭借严格的实验室管理流程、标准化实验室操作、原始数据储存体系以及实验项目管理系统,已经为超过3000家客户单位提供服务,年检测样本超过100万,受到了广大客户的信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