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技术简介
邻位连接技术(Proximity Ligation Assay,PLA)是一种用于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高灵敏度方法 。其核心是利用特异性抗体靶向结合目标蛋白,这些抗体各自偶联独特的 DNA 探针。当目标蛋白在空间上相互靠近时,与之相连的 DNA 探针也会随之接近。此时,DNA 连接酶可将邻近的探针连接,形成完整的 DNA 模板。经滚环扩增(RCA)技术对该模板进行扩增,会产生大量单链 DNA 。再通过荧光标记探针对这些扩增产物进行检测与定量,能显著放大信号,使原本难以捕捉的微弱蛋白相互作用得以被精准检测。目前,该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多个领域,包括蛋白质相互作用机制探究、蛋白质修饰分析以及药物研发过程中靶点验证等工作。
02. 技术原理
PLA 技术的作用流程以特异性抗体结合目标蛋白为起始环节 。抗体提前连接不同的 DNA 探针,当目标蛋白因相互作用而靠近时,关联的 DNA 探针也会在空间上邻近。加入 DNA 连接酶后,邻近的探针可被连接,进而形成完整的 DNA 模板 。随后,滚环扩增(RCA)技术启动,对该模板进行高效扩增,生成大量单链 DNA 产物。荧光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可与这些产物特异性结合,实现对产物的检测与定量。RCA 的信号放大特性,让原本微弱的分子相互作用能够被检测系统识别。并且,每个蛋白相互作用事件会对应生成多个荧光信号点,极大地提升了检测的灵敏度 。借助荧光显微镜观察,这些信号点的位置可对应目标蛋白发生相互作用的具体位点。

03. 实验流程
PLA 技术作为高灵敏度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手段,借助 DNA 连接与扩增技术,把蛋白质相互作用转化为可检测的 DNA 信号(图 2 ),具体精简步骤如下:
(1)样品制备
对细胞或组织开展固定与透化处理,一方面让抗体能够穿透进入并结合目标蛋白,另一方面封闭非特异性结合位点,减少背景信号干扰 。
(2)抗体孵育
采用偶联 DNA 探针的特异性抗体,对目标蛋白进行标记,为后续反应锚定基础 。
(3)邻位连接反应
加入 DNA 连接酶,促使相互邻近的 DNA 探针发生连接,进而形成环状或线性的反应模板 。
(4)滚环扩增(RCA)
依靠聚合酶对上述模板进行扩增,生成大量 DNA 序列,实现信号的放大增益 。
(5)信号检测
利用荧光标记探针与扩增后的 DNA 结合,产生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识别的信号,以此标示蛋白相互作用的具体位置 。
(6)数据分析
通过剖析荧光信号的数量、分布位置以及强度等参数,对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情况进行评估 。

04. 应用领域
PLA 技术凭借高灵敏度与特异性,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开拓出多元应用场景(图 3),以下聚焦关键应用方向展开介绍:
(1)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突破亚细胞结构限制,针对细胞膜蛋白、核蛋白、细胞质蛋白等不同定位的蛋白质,精准捕捉其相互作用动态。无论是静态复合物形成,还是瞬时、微弱的蛋白结合事件,均可通过 DNA 信号放大实现可视化与定量分析,助力解析复杂蛋白互作网络 。
(2)蛋白质修饰分析
依托特异性抗体识别体系,PLA 可靶向检测蛋白质磷酸化、泛素化、乙酰化等修饰状态。不仅能鉴定单一修饰位点,还可追踪修饰的时空动态变化,为探究翻译后修饰调控蛋白功能、参与生理病理过程提供直接证据 。
(3)药物研发辅助
在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与靶点验证中,PLA 可定量评估药物干预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影响。无论是小分子药物阻断蛋白结合,还是生物药调控蛋白复合物形成,均能通过荧光信号变化,直观反映药物效应,加速药物研发进程中靶点筛选与药效评价环节 。

05. 技术优势
(1)高灵敏度检测能力
可精准识别低丰度蛋白质及其相互作用事件,相较 Western blot、免疫沉淀等传统方法,对微弱信号的捕捉能力显著提升,尤其适用于微量样本或瞬时互作场景的研究。
(2)高特异性识别机制
通过双重特异性抗体匹配与 DNA 连接反应的严格筛选,有效降低非特异性结合导致的假阳性信号。仅当目标蛋白空间距离足够近时,偶联的 DNA 探针才能被连接并启动后续扩增,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3)原位动态检测特性
支持在细胞或组织样本中进行原位检测,完整保留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与空间分布信息,能真实反映其在生理微环境中的互作状态,避免体外实验导致的人为干扰。
(4)定量分析技术优势
荧光信号的强度与数量和目标蛋白水平呈线性相关,通过标准化数据分析流程,可实现蛋白质相互作用效率与表达量的双重定量,为机制研究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06. 经典研究案例
案例一:卵巢癌化疗耐药中的信号通路调控研究
2025 年 4 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等机构在相关研究中,运用邻位连接技术(PLA)探索 USP9X 与 HIF-2α、SOX2 蛋白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团队选取 HIF-2α 过表达的 OVCA8 细胞,采用抗 USP9X 与抗 HIF-2α/GAPDH 抗体开展 PLA 实验,在细胞核内观察到显著的 PLA 荧光信号,证实 USP9X 与 HIF-2α 存在直接相互作用,且 TGF-β 刺激与低氧环境可显著增强该互作强度。
此外,通过抗 USP9X 与抗 SOX2 抗体的 PLA 检测发现,USP9X 与 SOX2 在细胞核内呈现共定位特征,尤其在 TGF-β 和低氧处理后,两者的空间邻近信号明显增强。该研究揭示了 USP9X 通过整合 TGF-β 与低氧信号,依赖 HIF-2α 维持肿瘤干细胞特性,进而促进卵巢癌化疗耐药的新机制(Zhang et al., 2025)。

案例二: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蛋白互作机制研究
2025 年 4 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伦旭团队在相关研究中,借助邻位连接技术(PLA)探究 RNase1、RAGE 与 ALK 蛋白的空间近邻关系。实验通过特异性抗体标记,在细胞水平检测到 RNase1 与 RAGE、RAGE 与 ALK 之间均产生显著 PLA 荧光信号点,证实三种蛋白在细胞内可形成空间邻近的复合体。该发现揭示了 RNase1 驱动 ALK 激活的致癌机制,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靶点开发提供了新方向(Zha et al., 2025)。

乐备实是国内专注于提供高质量蛋白检测以及组学分析服务的实验服务专家,自2018年成立以来,乐备实不断寻求突破,公司的服务技术平台已扩展到单细胞测序、空间多组学、流式检测、超敏电化学发光、Luminex多因子检测、抗体芯片、PCR Array、ELISA、Elispot、多色免疫组化、PLA等30多个,建立起了一套涵盖基因、蛋白、细胞以及组织水平实验的完整检测体系。
我们可提供从样本运输、储存管理、样本制备、样本检测到检测数据分析的全流程服务。凭借严格的实验室管理流程、标准化实验室操作、原始数据储存体系以及实验项目管理系统,已经为超过3000家客户单位提供服务,年检测样本超过100万,受到了广大客户的信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