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是一种由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引起的蜱传自然疫源性疾病,自2006年在中国中部农村地区首次报道以来,其病原学、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逐渐明确。SFTS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主要通过长角血蜱等媒介传播,感染后可引起高热、血小板减少、多器官衰竭等严重症状,病死率较高。本文围绕虫媒病毒特性、传播机制及研究进展展开综述,重点关注虫媒病毒的研发热点、致病机制与免疫应答,以及在研靶点方向。
二、病原学特征
SFTSV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基因组由L、M、S三个片段组成,分别编码RNA聚合酶、糖蛋白(Gn/Gc)及核蛋白(NP)。病毒颗粒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80–100 nm,外覆脂质包膜,表面糖蛋白棘突介导宿主细胞入侵。病毒对理化因素敏感,易被常用消毒剂、紫外线或高温灭活。
SFTSV的复制依赖宿主细胞机制,其糖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如DC-SIGN)结合后通过内吞途径进入细胞,随后在胞内完成转录与组装。病毒NP蛋白可抑制宿主干扰素应答,促进免疫逃逸。
三、传播途径与流行病学
1. 传播媒介
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是SFTSV的主要传播媒介,其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均可携带并传播病毒。蜱虫通过叮咬感染动物或人完成病毒传播,且具备垂直传播能力,成为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其他节肢动物(如螨、牛虻)也可能参与病毒循环,但证据尚不充分。
2. 宿主与易感人群
SFTSV的宿主范围广泛,包括家畜(牛、羊、犬)、野生动物(鼠类、刺猬)及鸟类。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丘陵、山区从事农业或户外活动的老年群体。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可能导致有限的人传人现象。
3. 时空分布
SFTS主要分布于中国河南、山东、湖北等省份,以及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流行高峰集中于5–7月,与蜱虫活动期高度重合。
四、临床表现与病理机制
患者潜伏期一般为7–14天,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38℃)、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重症患者可出现出血倾向、神经系统症状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毒通过抑制宿主天然免疫应答(如干扰素通路)和诱发细胞因子风暴(如IL-6、TNF-α升高)导致组织损伤。病理学研究显示,病毒主要靶向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及肝细胞,引起肝脏、肾脏和免疫系统的广泛病变。
五、虫媒病毒研发进展与热点方向
近年来,虫媒病毒研究聚焦于以下方向:
快速检测技术:基于RT-PCR、CRISPR-Cas12a等分子诊断方法的开发,提升SFTSV早期检测效率。
疫苗研发:针对病毒糖蛋白(Gn/Gc)的亚单位疫苗、mRNA疫苗及病毒载体疫苗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法匹拉韦等广谱抗病毒药物在体外实验中显示抑制SFTSV复制活性,但临床有效性仍需验证。
媒介控制策略:基于生态学的蜱虫种群管理(如环境消杀、宿主控制)成为防控重点。
六、致病机制与免疫应答
1. 病毒与宿主互作
SFTSV通过糖蛋白与宿主细胞受体(如C型凝集素)结合,内化后利用内体低pH环境触发膜融合,释放核衣壳进入胞质。病毒NP蛋白可抑制MAVS介导的干扰素信号通路,削弱宿主抗病毒反应。
2. 免疫病理特征
急性期患者外周血中促炎细胞因子(如IL-1β、IL-6、IFN-γ)显著升高,提示过度炎症反应参与多器官损伤。中和抗体在恢复期患者中检测到,但其保护性持续时间及交叉反应能力尚不明确。
七、在研靶点与干预策略
病毒进入抑制剂:靶向病毒糖蛋白与宿主受体的结合界面,如开发单克隆抗体或小分子阻断剂。
免疫调节疗法:利用糖皮质激素或细胞因子拮抗剂(如抗IL-6R抗体)控制炎症风暴。
RNA干扰技术:设计siRNA靶向病毒基因组关键区域,抑制病毒复制。
宿主靶向药物:研究宿主因子(如病毒复制所需酶类)的抑制剂,降低病毒依赖的胞内环境。
八、总结与展望
SFTS作为新发虫媒传染病,其病原特性、传播规律及致病机制已逐步明晰,但在疫苗研发、特异性抗病毒治疗及长效防控策略方面仍面临挑战。未来研究需结合多组学技术、结构生物学及免疫学手段,深入解析病毒–宿主–媒介的互作网络,为开发新型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乐备实是国内专注于提供高质量蛋白检测以及组学分析服务的实验服务专家,自2018年成立以来,乐备实不断寻求突破,公司的服务技术平台已扩展到单细胞测序、空间多组学、流式检测、超敏电化学发光、Luminex多因子检测、抗体芯片、PCR Array、ELISA、Elispot、PLA蛋白互作、多色免疫组化、DSP空间多组学等30多个,建立起了一套涵盖基因、蛋白、细胞以及组织水平实验的完整检测体系。
我们可提供从样本运输、储存管理、样本制备、样本检测到检测数据分析的全流程服务。凭借严格的实验室管理流程、标准化实验室操作、原始数据储存体系以及实验项目管理系统,已经为超过3000家客户单位提供服务,年检测样本超过100万,受到了广大客户的信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