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有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发育分化
固有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s, ILCs)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于黏膜组织,在固有免疫应答、淋巴组织形成与组织修复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ILCs来源于共同淋巴祖细胞(Common Lymphoid Progenitor, CLP),其分化过程受到多种转录因子的精密调控。
在TCF-1、ID2、GATA3等转录因子引导下,CLP分化为共同辅助固有淋巴祖细胞(Common Helper Innate Lymphoid Progenitor, CHILP)。CHILP的前体细胞——共同固有淋巴祖细胞(Common Innate Lymphoid Progenitor, CILP)在EOMES和NFIL3作用下可进一步分化为自然杀伤祖细胞(Nature Killer Progenitor, NKP)。此外,CHILP在RORγT等因子调控下可分化为淋巴组织诱导细胞前体(LTi Progenitor, LTiP)和LTi细胞,或在PLZF转录调控下形成ILC祖细胞(ILC Progenitor, ILCP)。最终,ILCP通过T-BET、GATA3、RORγT等关键转录因子分化为ILC1、ILC2和ILC3三个主要亚群。
二、固有淋巴细胞的分类与特征
根据转录因子表达谱、细胞因子分泌特征及免疫功能,ILCs可分为五个主要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ILC1、ILC2、ILC3和LTi细胞。这些细胞在表面标志物表达上具有显著差异,通过CD56、CD161、CD117、CRTH2等标志物可有效区分ILCs与CD3阳性的T细胞。
在功能上,ILCs与适应性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亚群存在显著的对应关系:ILC1对应Th1细胞,主要应对细胞内病原体和肿瘤;ILC2对应Th2细胞,参与抗寄生虫感染和过敏反应;ILC3对应Th17细胞,负责抵御细胞外微生物;而NK细胞则反映CD8+毒性T细胞的功能。LTi作为特殊亚群,在胎儿期次级淋巴器官形成过程中发挥独特作用。
组织分布研究显示,NK细胞在大多数器官中占据主导地位,仅在皮肤、扁桃体和结肠等少数组织中各ILCs亚群分布相对均衡,这一特点也解释了为何ILC1/2/3的研究相对滞后于NK细胞。
三、固有淋巴细胞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感染免疫中的关键角色
ILCs在抗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SARS-CoV-2感染者中所有ILCs亚群数量均显著降低,其中ILC2数量与组织损伤程度呈负相关,提示其在减轻病毒感染相关组织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在巨细胞病毒和疱疹病毒感染模型中,ILC1产生的IFNγ成为早期抗病毒应答的关键因素。此外,肠道ILC3通过分泌IL-22增强上皮屏障功能,其节律性调控机制进一步优化了宿主防御策略。
肿瘤微环境中的双重作用
ILCs在肿瘤免疫中表现出复杂的功能特征。虽然ILC1通过分泌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具备抗肿瘤潜力,但其确切作用尚待明确。ILC2和ILC3则显示出双重效应:一方面,ILC3分泌的IL-22可能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另一方面,ILC2通过IL-5介导的嗜酸性粒细胞募集显示出抑制肿瘤转移的潜力。这种功能多样性提示ILCs在不同肿瘤类型和微环境背景下可能发挥截然不同的作用。
炎症性疾病中的调控功能
在过敏性和慢性炎症性疾病中,ILC2被确认为主要效应细胞,与肺部炎症、慢性鼻炎和哮喘等疾病密切相关。同时,ILC1通过分泌IFNγ参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过程,而LTi细胞产生的IL-17A和IL-22在肠道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单细胞技术推动ILCs研究进展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scRNA-seq)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ILCs研究的发展。2019年,研究人员通过scRNA-seq发现ILC2同时表达神经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其受体,并证实CGRP是体内ILC2反应的关键负调节因子。这一发现揭示了神经-免疫相互作用的新机制。
在皮肤银屑病研究中,单细胞技术揭示了ILCs状态的动态变化特征,包括从原始状态向效应状态的转变过程,展现了皮肤ILCs对外界刺激的高度适应性。此外,通过结合单细胞染色质可及性测序(scATAC-seq)与scRNA-seq,研究人员深入解析了ILCs表型转换的表观遗传学基础。
近年来,研究者还发现了一类新型调节性ILCs——ILCreg。这类细胞在肠道炎症过程中通过分泌IL-10和TGF-β1抑制过度炎症反应,并在大肠癌发展中通过TGF-β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生长,体现了ILCs功能的可塑性。
五、研究展望与应用前景
随着单细胞技术的不断发展,对ILCs的认识正在日益深入。基于单细胞分辨率的分析方法能够揭示每个细胞的独特特征,准确鉴定ILCs亚群及其功能状态,为理解组织特异性免疫调节机制提供重要工具。
未来研究应着重于解析ILCs在不同组织微环境中的特异性功能,探索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与其他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网络。这些研究将为进一步开发针对炎症和肿瘤的免疫调节策略提供理论基础,推动精准免疫治疗的发展。
六、乐备实(LabEx)助力固有淋巴细胞研究的多因子检测产品
商品名称 | 货号 | 核心检测指标(与固有淋巴细胞相关) | 技术平台 |
---|---|---|---|
人炎症 10 因子 Panel | LXLBH10-1 | IFN-γ、TNF-α、IL-1β、IL-6、IL-8 等(覆盖 NK 细胞活化关键促炎因子) | Luminex 多因子平台 |
人炎症 37 因子 Panel | LXLBH37-1 | IFN-γ、TNF-α、TNF-R1/TNF-R2、IL-1β、MCP-1 等(含固有淋巴细胞信号调控因子) | Luminex 多因子平台 |
小鼠炎症 10 因子 Panel | LXLBM10-1 | IFN-γ、TNF-α、IL-1β、IL-6、CXCL1/KC 等(适配小鼠 NK 细胞、ILC 研究) | Luminex 多因子平台 |
大鼠炎症 10 因子 Panel | LXLBR10-1 | IFN-γ、TNF-α、IL-1β、IL-6、CXCL1/KC 等(大鼠固有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 Luminex 多因子平台 |
人炎症 10 因子 Panel | LXMH10-1 | IFN-γ、TNF-α、IL-1β、IL-6、IL-12p70 等(固有淋巴细胞活化信号相关因子) | Luminex 多因子平台 |
人炎症 9 因子超灵敏 Panel | LXMH09-2 | IFN-γ、TNF-α、IL-1β、IL-6 等(超灵敏检测低丰度固有淋巴细胞分泌因子) | Luminex 多因子平台 |
乐备实是国内专注于提供高质量蛋白检测以及组学分析服务的实验服务专家,自2018年成立以来,乐备实不断寻求突破,公司的服务技术平台已扩展到单细胞测序、空间多组学、流式检测、超敏电化学发光、Luminex多因子检测、抗体芯片、PCR Array、ELISA、Elispot、PLA蛋白互作、多色免疫组化、DSP空间多组学等30多个,建立起了一套涵盖基因、蛋白、细胞以及组织水平实验的完整检测体系。
我们可提供从样本运输、储存管理、样本制备、样本检测到检测数据分析的全流程服务。凭借严格的实验室管理流程、标准化实验室操作、原始数据储存体系以及实验项目管理系统,已经为超过3000家客户单位提供服务,年检测样本超过100万,受到了广大客户的信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