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技术:原理比较与科研应用解析
浏览次数:63 分享:

一、技术原理与特征分析

  

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作为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实验技术,均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但在检测机制和应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两种技术通过不同的信号显示系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多样化的蛋白质定位与表达分析方案。

免疫组化技术特征
免疫组化采用酶促显色反应实现信号可视化。该方法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与底物发生显色反应,在目标蛋白位置形成不溶性有色沉淀。其优势在于染色结果可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且制备的切片能够长期保存,特别适用于临床病理诊断和大样本筛选研究。

免疫荧光技术特点
免疫荧光技术依赖于荧光素标记的抗体,在特定波长激发下发射荧光信号。该技术具备多重标记能力,可通过不同荧光素的组合实现在同一标本中同时检测多个靶标分子。其卓越的空间分辨率使其特别适用于亚细胞结构定位和蛋白质共定位研究。

 

免疫组化(IHC

免疫荧光(IF

信号形式

棕褐色(或红色)实体染色

荧光(绿/红等)发光信号

表现形式

看组织整体分布

看清细胞内细微定位

核心优势

组织样本兼容性强、切片易保存

能做蛋白共定位、多色标记

样本类型

石蜡切片、冰冻切片

细胞爬片、冰冻切片

典型场景

某表型的标志物检测

细胞内蛋白互作

  

二、技术选择与实验设计策略

  

样本类型考量
免疫组化技术对石蜡包埋组织、冰冻切片等样本类型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其中石蜡切片在形态保存和长期存储方面表现优异。免疫荧光则更适用于细胞爬片和冰冻切片,这些样本能更好地保持抗原活性和细胞结构完整性。

研究目的导向
在选择实验方法时,需明确研究目标:若需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估或长期保存实验样本,免疫组化是理想选择;若研究涉及蛋白质相互作用、亚细胞定位或多靶标同步检测,则免疫荧光更具优势。在实际科研工作中,两种技术常形成互补,为研究结论提供多维度证据支持。

  

三、典型应用场景实例

  

免疫组化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在一项关于糖尿病肾病机制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组织中KIM1和α-SMA的表达水平。通过分析染色结果发现,实验组肾小管损伤标志物KIM1表达显著降低,同时纤维化标志物α-SMA积累明显减少,这些发现为疾病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了重要形态学依据。

免疫荧光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价值
在线粒体分裂机制探索中,研究者运用免疫荧光多重标记技术,分别标记线粒体基质蛋白和分裂相关蛋白。通过荧光共定位分析,成功揭示了特定蛋白在线粒体分裂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展现了该技术在细胞器动态过程研究中的独特优势。

  

四、实验质量控制要点

  

免疫组化质量控制

  优化抗原修复条件以确保抗体结合效率

  设立阳性和阴性对照以验证实验特异性

  严格控制显色时间以避免背景染色干扰

  采用标准化评分系统保证结果可重复性

免疫荧光质量控制

  优化抗体稀释比例以平衡信噪比

  设置荧光淬灭对照排除自发荧光干扰

  严格控制激光强度和曝光时间

  采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评估

  

五、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随着多组学研究的深入和成像技术的进步,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技术正朝着更高通量、更高分辨率的方向发展。新型荧光探针的开发拓展了多重检测的能力,而数字病理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则为定量分析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未来,这两种技术将继续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六、乐备实(LabEx)助力免疫组化(IHC)/ 免疫荧光(IF)

  

技术平台名称 核心原理 适配研究场景 技术优势
基础免疫组化(IHC)平台 基于抗原 - 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通过荧光素、酶、金属离子等标记抗体的显色剂,实现组织细胞内目标抗原(多肽、蛋白质)的定位、定性及定量分析 1. 疾病诊断相关的蛋白表达定位(如肿瘤标志物在组织中的分布)
2. 基础科研中蛋白质在特定组织区域的表达验证
3. 药物干预后目标蛋白表达变化的组织水平评估
1. 操作流程标准化,提供从样本处理(切片烘干、抗原修复)到显色、封片的全流程服务;
2. 支持多种抗原修复方案(碱性 Tris-EDTA 缓冲液 pH8.0、酸性柠檬酸缓冲液 pH6.0),适配不同抗原特性;
3. 可结合 DAB 显色、苏木素复染等步骤,清晰区分目标蛋白与组织形态结构
多色免疫组化平台 在传统 IHC 基础上升级,通过多通道抗体标记技术(不同荧光素或酶标记),实现同一张组织切片中多种目标蛋白的同时检测 1. 复杂组织微环境中多蛋白共定位分析(如免疫细胞表面标志物与细胞因子的共表达)
2. 肿瘤微环境中多种免疫细胞、基质细胞标志物的联合检测
3. 神经科学中不同神经递质受体在脑组织中的分布关联研究
1. 突破传统 IHC 单因子检测局限,减少样本用量的同时获取多维度蛋白表达信息;
2. 配套专业图像分析工具,可量化不同蛋白的共表达比例与空间关联;
3. 兼容 FFPE(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新鲜冻存等多种组织样本类型
基础免疫荧光(IF)平台 将抗体与荧光素偶联,利用抗原 - 抗体反应定位组织或细胞内抗原,通过荧光显微镜捕捉荧光信号实现蛋白定性与定位分析 1. 细胞水平蛋白亚细胞定位研究(如核蛋白、膜蛋白的分布)
2. 组织中低丰度蛋白的灵敏检测(荧光信号放大效应提升检出率)
3. 蛋白 - 蛋白相互作用的初步定位验证(如共聚焦显微镜下的共定位观察)
1. 灵敏度高,可检测 pg/mL 级别低丰度蛋白;
2. 特异性强,荧光信号背景干扰低,便于区分特异性结合与非特异性结合;
3. 支持多种荧光素标记(如 FITC、Cy3、Cy5),适配不同检测通道需求
DSP 空间多组学平台(整合 IF 技术) 融合传统免疫荧光技术与数字可视化编码技术,通过荧光标记抗体识别目标蛋白,结合数字信号处理实现蛋白 / RNA 的空间原位定量,单次检测上限达 140 种蛋白 / 20000 种 RNA 1. 组织异质性研究(如肿瘤不同区域中蛋白表达的差异分析)
2. 免疫微环境中多种细胞因子、免疫标志物的空间表达谱绘制
3. 转化医学中临床组织样本的生物标志物空间定位与定量关联分析
1. 兼具 IF 的空间定位优势与多重检测能力,可同时获取蛋白表达与组织空间信息;
2. 支持 FFPE、新鲜冻存等多种样本类型,适配临床留存样本与科研样本;
3. 可结合全转录组数据,实现 “蛋白 - 基因” 联合分析,揭示分子表达调控机制

  


 

乐备实是国内专注于提供高质量蛋白检测以及组学分析服务的实验服务专家,自2018年成立以来,乐备实不断寻求突破,公司的服务技术平台已扩展到单细胞测序、空间多组学、流式检测、超敏电化学发光、Luminex多因子检测、抗体芯片、PCR Array、ELISA、Elispot、PLA蛋白互作、多色免疫组化、DSP空间多组学等30多个,建立起了一套涵盖基因、蛋白、细胞以及组织水平实验的完整检测体系。

   

我们可提供从样本运输、储存管理、样本制备、样本检测到检测数据分析的全流程服务。凭借严格的实验室管理流程、标准化实验室操作、原始数据储存体系以及实验项目管理系统,已经为超过3000家客户单位提供服务,年检测样本超过100万,受到了广大客户的信任与支持。

详见LabEx网站( www.u-labex.com)或来电咨询!
基因水平:PCR Array、RT-PCR、PCR、单细胞测序
蛋白水平:MSD、Luminex、CBA、Elispot、Antibody Array、ELISA、Sengenics
细胞水平:细胞染色、细胞分选、细胞培养、细胞功能
组织水平:空间多组学、多重荧光免疫组化、免疫组化、免疫荧光
数据分析:流式数据分析、组化数据分析、多因子数据分析
联系电话:4001619919
联系邮箱:labex-mkt@u-labex.com
公众平台:蛋白检测服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