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AlphaFold时代:蛋白质结构预测的新挑战与发展方向
浏览次数:19 分享:

一、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面临怎样的技术变革?

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正在经历深刻的技术变革。2020年,基于深度学习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在第十四届蛋白质结构预测关键评估(CASP14)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其预测精度已达到接近实验测定水平。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预测模型的代码开源和包含超过2亿个蛋白质预测结构的数据库发布,该技术已迅速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工具,从基础蛋白质功能研究到药物靶点分析等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

在随后举办的CASP15中,这一技术变革的影响更为显著。所有表现优异的研究团队均采用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预测方法,表明该技术已成为该领域的新标准。单蛋白质或其结构域的三维结构预测这一长期困扰学界的核心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研究重点正逐步转向更具挑战性的复杂问题。

二、当前蛋白质结构预测的技术瓶颈何在?

尽管在单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该技术仍存在重要局限性。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预测成为新的技术瓶颈,这类复合物是生命活动中真正的功能单元,包括病毒衣壳蛋白、细菌酶复合物以及抗体-抗原复合物等。与单蛋白质相比,复合物结构预测面临多重挑战:需要准确模拟多个蛋白质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处理构象动态变化,以及解决界面结合特性等复杂问题。

初始版本的预测工具主要针对单蛋白质结构预测设计,对复合物的预测能力有限。为此,研究团队开发了专门针对复合物预测的改进版本,通过算法优化和训练策略调整,在CASP15中展现出令人鼓舞的预测能力。例如,对于由相同蛋白链组成的病毒分子结构、包含20条链的细菌酶复合物,以及抗体与病毒蛋白的相互作用模式,改进后的算法都实现了接近实验精度的预测结果。

然而,仍有相当比例的蛋白质复合物结构预测未能达到理想精度,表明该领域仍存在巨大的技术提升空间。特别是对于构象变化显著的复合物、瞬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对,以及存在翻译后修饰的蛋白质组装体,当前预测方法的准确性仍有待提高。

  

三、蛋白质复合物预测为何成为研究焦点?

蛋白质复合物在生命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绝大多数生物学功能,包括信号转导、基因表达调控、代谢途径和免疫应答等,都依赖于蛋白质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因此,准确预测蛋白质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对于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揭示疾病发生机制以及开发新型药物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药物研发领域,蛋白质复合物结构预测具有特殊价值。大多数药物靶点都是蛋白质复合物,如受体-配体复合物、酶-抑制剂复合物等。准确预测这些复合物的结构能够显著加速药物设计过程,提高候选化合物的筛选效率。特别是在应对新发传染病时,快速预测病原体蛋白与宿主蛋白的相互作用模式,可为疫苗设计和抗病毒药物开发提供关键信息。

从技术发展角度看,蛋白质复合物预测代表了该领域自然演进的方向。在单蛋白质结构预测问题基本解决后,复合物预测成为更具挑战性且更具生物学意义的研究目标。这一转变也反映了计算生物学研究从基础问题向实际应用拓展的趋势。

  

四、新型计算方法如何推动领域发展?

语言模型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中的应用展现出独特潜力。受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启发,研究人员将蛋白质序列视为由氨基酸组成的“句子”,利用语言模型捕捉序列中的进化信息和结构约束。尽管这类方法在当前评估中表现尚未超越现有最佳模型,但它们提供了不同的技术路径,特别是在处理远缘同源蛋白和孤儿蛋白方面可能具有独特优势。

图神经网络为蛋白质结构预测提供了另一条技术路线。通过将蛋白质表示为氨基酸节点和相互作用的图结构,图神经网络能够有效学习蛋白质的空间约束规则。这类方法特别适合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预测和构象集合采样,为理解蛋白质动态行为提供了新的工具。

在突变效应预测方面,计算方法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准确预测氨基酸突变对蛋白质结构、稳定性和功能的影响,对于理解遗传性疾病机制、设计优化蛋白质药物等都至关重要。现有方法在此方面的性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要开发专门针对突变效应预测的新算法。

  

五、蛋白质结构预测的未来发展方向何在?

多尺度建模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当前蛋白质结构预测主要关注静态的三维结构,而真实的生物过程涉及从原子尺度到细胞尺度的多层次组织。将原子级别的结构信息与更大尺度的细胞环境整合,构建多尺度模型,将极大增强预测结果的生物学意义。

动态构象预测是另一个关键方向。蛋白质在行使功能时经历复杂的构象变化,这些动态过程对于理解蛋白质的工作机制至关重要。开发能够预测蛋白质构象集合而不仅仅是单一静态结构的方法,将成为领域的重要突破。

与实验方法的深度融合也将塑造领域未来。尽管计算预测精度显著提高,实验测定仍然是结构生物学的金标准。开发能够整合稀疏实验数据(如 cryo-EM 密度图、化学交联质谱数据)的计算方法,实现计算与实验的互补优势,将推动结构生物学研究范式的变革。

在应用拓展方面,蛋白质结构预测技术将更多地向药物发现、酶工程设计、合成生物学等应用领域渗透。特别是个性化医疗领域,基于患者特定基因序列预测蛋白质结构变异的影响,有望为精准医疗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六、当前技术面临哪些重要挑战?

数据质量与覆盖度仍是核心挑战。虽然现有数据库包含大量蛋白质序列信息,但高质量的三维结构数据仍然有限,特别是对于膜蛋白、固有无序区域和大型蛋白质复合物。扩大高质量结构数据的覆盖范围,特别是通过实验方法解析具有代表性的困难目标,对于进一步提升预测精度至关重要。

算法效率与可扩展性也是实际应用中的瓶颈。随着预测目标复杂度的增加(如大型复合物、全细胞尺度建模),计算资源需求呈指数增长。开发更高效的算法,降低计算成本,将使更多研究团队能够利用这些先进工具。

标准化评估体系的完善同样不可或缺。随着研究重点转向更复杂的问题,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估标准和基准测试集,以客观衡量不同方法的性能并指导技术发展方向。特别是在临床应用场景下,预测结果的可信度评估和不确定性量化变得尤为重要。

  

结语

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正处于历史性转折点。基础性问题的解决为领域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研究重点正从单一蛋白质结构预测转向更具挑战性的复合物预测、动态过程模拟和功能影响评估等复杂问题。这一转变不仅拓展了基础研究的边界,也加强了与生物医学应用的连接。

未来发展的关键将在于多学科方法的深度融合,包括计算方法创新、实验技术进步以及生物学洞见的指导。随着这些方向的持续推进,蛋白质结构预测技术有望在生命科学研究和医学应用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理解生命的基本规律和解决人类健康问题提供强大支持。


 

乐备实是国内专注于提供高质量蛋白检测以及组学分析服务的实验服务专家,自2018年成立以来,乐备实不断寻求突破,公司的服务技术平台已扩展到单细胞测序、空间多组学、流式检测、超敏电化学发光、Luminex多因子检测、抗体芯片、PCR Array、ELISA、Elispot、PLA蛋白互作、多色免疫组化、DSP空间多组学等30多个,建立起了一套涵盖基因、蛋白、细胞以及组织水平实验的完整检测体系。

 
我们可提供从样本运输、储存管理、样本制备、样本检测到检测数据分析的全流程服务。凭借严格的实验室管理流程、标准化实验室操作、原始数据储存体系以及实验项目管理系统,已经为超过3000家客户单位提供服务,年检测样本超过100万,受到了广大客户的信任与支持。

声明:本篇文章在创作中部分采用了人工智能辅助。如有任何内容涉及版权或知识产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承诺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撤下。

详见LabEx网站( www.u-labex.com)或来电咨询!
基因水平:PCR Array、RT-PCR、PCR、单细胞测序
蛋白水平:MSD、Luminex、CBA、Elispot、Antibody Array、ELISA、Sengenics
细胞水平:细胞染色、细胞分选、细胞培养、细胞功能
组织水平:空间多组学、多重荧光免疫组化、免疫组化、免疫荧光
数据分析:流式数据分析、组化数据分析、多因子数据分析
联系电话:4001619919
联系邮箱:labex-mkt@u-labex.com
公众平台:蛋白检测服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