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otch 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
(一)配体与受体的组成
(二)信号转导过程
(三)信号的多样性调控
二、Notch 信号在肿瘤微环境组分中的调控作用
(一)调控肿瘤血管生成
DLL4-Notch 通路:DLL4 在 tip 细胞高表达,通过激活邻近 stalk 细胞的 Notch 信号,抑制 VEGFR2 的表达,限制其增殖能力,维持血管结构的有序性;DLL4 缺失会导致血管过度分支、结构紊乱,反而降低灌注效率。
Jag1 的拮抗作用:内皮细胞中 Jag1 与 DLL4 功能相反,其过表达可促进血管密度增加,而 Jag1 缺失则抑制肿瘤血管生长及肿瘤进展。
周细胞招募:内皮细胞表达的 Jag1 可激活周细胞前体的 Notch 信号,诱导其分化为成熟周细胞,增强血管稳定性,同时为肿瘤细胞转移提供 “通道”。
(二)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
CD8⁺T 细胞活化:DLL1 与 T 细胞表面的 Notch1/2 结合,可促进颗粒酶 B 和 IFN-γ 的分泌,增强细胞毒性;恢复 DLL1-Notch 通路可逆转 T 细胞耗竭,提升抗肿瘤免疫应答。
巨噬细胞极化: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表型受 Notch 信号调控 —— 激活 Notch 可促进 M1 型极化(抗肿瘤表型),增强抗原呈递能力;而 Jag1 介导的 Notch 信号则可能诱导 M2 型极化(促肿瘤表型),通过分泌 IL-10 等细胞因子抑制免疫反应。
其他免疫细胞:在结肠癌中,肿瘤细胞经 EMT 后高表达 Jag2,可激活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DSCs)的 Notch 信号,促进其浸润并增强免疫抑制;Notch 信号还可能通过调节 Treg 细胞的功能,影响肿瘤免疫耐受。
(三)调控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
CAFs 的活化:Notch1 缺失可诱导 CAFs 的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向促炎表型转化,促进肿瘤启动;在结肠癌中,Notch 信号介导骨髓基质细胞向 CAFs 分化,后者通过分泌 IL-6 激活肿瘤细胞的 Notch 通路,形成正反馈 loop。
化疗耐药:CAFs 表达的 Jag1 与乳腺癌细胞的 Notch3 结合,可诱导其耐药表型;CAFs 释放的外泌体也可通过激活肿瘤细胞的 STAT1-Notch 通路,增强其对化疗药物的抵抗。
(四)维持肿瘤干细胞特性
内皮细胞的作用: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分泌 Jag1,激活 CSCs 的 Notch2 信号,诱导 Hey2 表达,增强其侵袭性和化疗抵抗(如 B 细胞淋巴瘤)。
CAFs 的调控:成纤维细胞分泌的 CCL2 可激活乳腺癌 CSCs 的 Notch1 信号,维持其干性;头颈部肿瘤中,Jag1 通过诱导 KLF4 的表达,促进 CSCs 表型及耐药性。
双向信号交流:乳腺癌 CSCs 表达的 DLL1 可激活巨噬细胞的 Notch 信号,后者通过分泌 Wnt 配体反作用于 CSCs,形成 “CSCs - 巨噬细胞” 的旁分泌环路,增强自我更新能力。
三、Notch 信号与其他通路的交叉调控及治疗潜力
(一)与其他信号通路的互作
IL-6/STAT3-Notch:CAFs 分泌的 IL-6 可激活肿瘤细胞的 STAT3,后者直接上调 Notch 配体 / 受体的表达,增强 Notch 信号。
Wnt-Jag1:Jag1 是 Wnt 信号的靶基因,在乳腺癌和结肠癌中,Wnt 通路的激活可通过上调 Jag1,增强 Notch 介导的干细胞特性。
TGF-β-Notch:TGF-β 可诱导肿瘤细胞表达 Jag1,后者通过激活间质细胞的 Notch 信号,促进其分泌 TGF-β,形成正反馈,加速纤维化及肿瘤进展。
(二)靶向 Notch 信号的治疗策略
血管靶向:GSIs 可抑制内皮细胞的 Notch 信号,减少肿瘤血管生成;抗 DLL4 抗体则通过破坏血管稳态,降低肿瘤灌注,但可能同时增强免疫细胞浸润,需联合其他疗法。
免疫联合治疗:Notch 抑制剂与 PD-1/PD-L1 抑制剂联用,可逆转 T 细胞耗竭,增强免疫应答;靶向 Jag1 的药物可能减少 M2 型 TAMs 的浸润,改善免疫微环境。